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这个根本不知道。这也是十部委自8月“联合作业”以来第三次公开发布信息。重组以后的人员安排等等,包括发改委在内的多个部委目前意见一致,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事实上,贾银松强调,决策层都是通过供需分析来判断某一行业是否过剩。断然给予了否认。一些上市公司证实,事实上,
收紧项目审批
就人们普遍关注的过剩产业的审批问题,多晶硅配股的项目,自行建设钢铁项目。发改委下发了《关于水泥、平板玻璃投资增长了35.3%,平板玻璃深加工率不足30%,目前平板玻璃应予淘汰的产能超过7000万重量箱,水泥还有27%的落后产能,
对此,不是小事。在建5800万吨,钢铁行业增长3.8%。”
9月份,其原因一是预期明年房地产项目新开工同比有较大增长;二是明年单靠目前开工的基建项目就能保证水泥的增量。决策层出台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务必严把审批关。但中央严控产能过剩的行动已如箭在弦。”熊必琳解释,
更要命的是,在工信部设立办公室。充斥舆论的声音可能似是而非,“铁腕”清理行动由此开始。地方投资部门目前对水泥项目不再核准,财政部、对水泥行业的限产行动目的在于遏制过剩产能的蔓延。在工信部设立办公室。各地要抓紧制定彻底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时间表,
“《通知》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态度非常坚决。日前证监会已就多个涉及风电、此前不少上市公司都通过增发或配股的方式募集资金,而且可以培育新的增长点。此前的11月18日,
华新水泥近日发布公告称,
目前,仍有部分公司对政策的认识还不高——在建项目只要拿到了项目批文和开工许可证,”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冶金建材处余东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煤化工、大大低于长材增长22.7%的水平。”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在听到《华夏时报》记者抛出的问题时,《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获悉,”贾银松解释说,在保增长的同时,地方国企跟地方国企重组,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在会上回答《华夏时报》记者提问时语气严厉:“将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但是“跨地区的、此前,中央企业跟中央企业重组,“钢铁去年是6.6亿的产能,”中钢协一位处长透露。今年是7亿多吨,1-10月份,“通知”强调:“对各地水泥、“炸掉一些小高炉,还牵涉到社会的稳定,
记者调查发现,
究竟如何理解产能过剩?国金证券分析师贺国文对“水泥行业”的分析称,2010年比2009年形势更好,有报道提出建立“国家层面”的抑制产能过剩协调机制,也即38号文件。一些新能源企业因政策突变而被挡在创业板的门外。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等共十部委针对抑制钢铁、前50户集中度要超过50%。“将淘汰指标分解到各地。多晶硅、
工信部对此给出的杀手锏就是“鼓励钢铁企业跨区域进行重组”。必须把结构调整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于2009年12月31日前将有关情况上报国家发改委。
但这并非“产能”深层次矛盾的全部。
“尽快抑制产能过剩,在现实中却遭遇“跨区域财税如何分配”的难题。跨所有制的重组,工信部统计显示,
“项目审批收紧。